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夹 设为首页 中文English
新闻

美国耶鲁大学黄艺耘教授学术讲座

发布时间:2025/03/26 浏览量:

2025年3月25日,美国耶鲁大学黄艺耘教授学术讲座在分子影像大楼410报告厅顺利举行。

本次学术讲座荣幸邀请到耶鲁大学医学院PET中心联合主任兼化学部主任、国际著名放射和医学影像专家黄艺耘教授为大家作了题为《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s of PET Neuroimaging Agents: Recent Advances》的专题报告,中心刘刚教授、周子健教授、郭志德副教授担任讨论嘉宾,报告由中心郭志德副教授主持。


黄艺耘教授以饱含深情的语调开启了讲座,娓娓道来自己与厦门这座海滨城市、与厦门大学的不解之缘。他动情地回忆起在厦门的点点滴滴,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这座"海上花园"城市独特魅力的赞叹——碧海蓝天的自然风光、中西交融的建筑风貌、淳朴热情的市井人情。

                             

                             

报告中,黄教授为我们带来了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神经影像示踪剂是研究脑功能、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精神疾病的重要工具。重点分享了靶向SV2A的特异性显像剂11C-UCB-J的研发历程和临床科研应用;详细阐述了从最初参与匹兹堡化合物的研发经历,再到目前Aβ淀粉样蛋白显像剂的现状、困境及新的希望;展示了最新研发的脑专用PET的初步应用体会。报告结束后,在场师生与黄教授围绕新型示踪剂的开发、临床应用拓展、技术融合与创新、挑战与未来方向展开热烈讨论。黄教授以其独特的个人魅力为讲座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他将复杂的专业理论转化为生动易懂的比喻,他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听众轻松穿越专业知识的丛林;而他对放射性药物事业那份炽热的赤子之心,更是在每一个案例分享、每一段研究经历中自然流露,让在场师生不仅收获了知识,更感受到了一位科学家对事业的执着追求。这场讲座所展现的学术深度与人文温度,必将长久地留在在场师生的记忆中。

会后,黄教授再次参观了中心小动物成像设施&回旋加速器,并与中心师生进行经验交流。

【专家链接】 黄艺耘教授1978年就读天津大学化学工程学系,1982年获学士学位。其后到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攻读药物化学硕士学位,1985年毕业后到广州医药工业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1988年赴美国阿克伦大学化学系修读有机化学博士学位,并任研究助理。1993年至1997年在匹兹堡大学放射学系任助理研究员,同时从事博士后研究。1997年起在匹兹堡大学放射学系担任助理教授。1998年至2005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内外科学院任助理教授。2005年至2014年任耶鲁大学医学院放射诊断学系副教授,2014年晋升为正教授。2009年起担任耶鲁大学PET中心联合主任。2010年、2011年及2015年先后被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及厦门大学聘为客座教授及厦大分子影像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临床前分子影像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正电子药物(PET药物)的研发和应用,研发出用于诊断多种疾病的PET显像剂20余种。主持NIH等项目10余项并已发表放射性成像领域专业论文100余篇。

厦门大学分子影像暨转化医学研究中心  福建省分子医学诊疗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福建省分子影像诊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厦门市分子影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翔安南路4221-116号,邮编:361102
电话:0592-2880646,邮箱:xiamen-cmitm@xmu.edu.cn